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该物质能抑制胆碱酯酶(能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的合成。图1表示突触结构,③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图2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粘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1中结构①的作用是 ,④的化学本质是 。
⑵若人体误食发霉的甘蔗后,图1中物质③的含量会 ,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
⑶图2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 ,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 。
⑷图2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 。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 。
下面是某动物(基因型AaBb)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以及某种分裂方式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的体细胞中一般含有 条染色体。图乙所示细胞称为___________。
(2)若图甲中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正常情况下,则第_______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
(3)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的细胞是 ;图丙所示细胞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细胞,基因型是 。与图丁曲线变化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对应的细胞是 。(用图中文字表示)
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DNA复制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
(1)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程序,请对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氮源为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
分子;在氮源为
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
。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转移到含
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然后进行离心处理,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一半在轻带,一半在重带,则说明DNA的复制方式为 复制;如果DNA分布的位置是全部在中带,则为 复制。根据已有知识,你认为第一种现象会不会出现?_________。
(2)有人提出:将以上实验第二步培养得到的大肠杆菌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复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DNA片段示意图,请结合DNA分子结构特点,请回答:
(1)请指出该图中一处明显的错误: 。
(2)DNA是由许多[ ](填标号) 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液中,此图中所示的 (填标号)处可以测到15N;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液中,此图中所示的 (填标号)处可以测到32P。
(4)若该DNA中A/G=0.4,则C/T=____________。
(5)基因是指______________,其___ 代表了遗传信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奈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将进一步设计实验探究奈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七个烧杯,分别编号为1~7, 2~7号烧杯中配制等量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1号烧杯中装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二步: 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7等份,将7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相应溶液中一段时间;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2)8 ppm的萘乙酸溶液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是 作用。
(3)选择枝条时,枝条上要保留一些幼芽或幼叶,这是因为 。
(4)预实验中设置清水组(即奈乙酸溶液为0ppm)的目的是 。
(5)预实验之后若要进一步确定奈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则应如何进行实验?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分析回答:
(1)该食物网中鹰占有的营养级是 营养级。
(2)该食物网中,鼠和食草昆虫的关系是 。
(3)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a,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 。
(4)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 。
(5)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应从系统中 开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