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体呼出气体中主要含有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①呼出气体通过装置A可观察到    ,目的是    

②随反应进行,装置中铜网逐渐变为黑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D出现白色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④E装置的作用是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粗盐配制 NaCl 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

第一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 NaCl 固体。

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 NaCl 溶液。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C的名称    

(2)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    (填序号)。

(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实验步骤】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上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 V 1 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 V 2 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 V 3 毫升。

说明:① V 1 V 2 V 3 都是在与教室气温、气压相同的状态下测得。

②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1)小明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获取 V 1 毫升教室内空气的具体操作是    

(2)实验测得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 V 1 V 2 V 3 表示)

(3)小明提出,注射器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但老师指出,相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不是“主要因素”,可忽略不计。还有许多科学实验中存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请再举一例并指明次要因素。

 

如图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阶段Ⅰ】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Ⅱ】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Ⅲ】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1)根据得失氧说,在 H 2 + CuO ¯ ¯ Cu + H 2 O 化学变化中, H 2 发生了    反应。

(2)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失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

(3)根据化合价升降说,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是  反应。

(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B.

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C.

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是有利的

D.

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