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吉林)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 。
如图是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发的名为“绝影”的四足机器狗,它能稳健地爬陡坡,它的出现,让我国四足机器人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机器狗质量为70千克,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50平方厘米。
(1)以行走的机器狗为参照物,旁边的台阶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 的。
(2)机器狗行走时(两脚着地),它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3)机器狗爬上3米高的陡坡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多少焦?
在验证焦耳定律 中电热与电阻的定性关系时,实验小组出现了如图三种电路连接情况(已知 。闭合开关,三种电路的电流表指针均发生了偏转,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2根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 ,小组实验报告汇总如下表,请把表格空白处填写完整。
实验电路 |
玻璃管内液面高度 |
小组结论 |
你的合理解释与评价 |
|
液面都不上升 |
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无关 |
(1) |
|
液面都上升,且△ △ |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就(2) |
电流和时间都相同,验证了焦耳定律中 与 的定性关系 |
|
液面都上升,且△ (3) △ |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
(4) |
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入射角 |
|
|
|
|
折射角 |
|
|
|
|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小科按照实验要求,设计测量未知定值电阻 阻值(范围为 的实验。
器材:干电池两节(总电压为 ,电压表(量程 、 、电流表(量程 、 、滑动变阻器 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要求一:测算出 ,且实验过程中不能拆接电路。
小科设计实验电路如图甲。请分析:
① 小科在设计实验前通过估算发现,用所提供的电流表无法测量出电路中的电流,其原因是
②实验时,先将变阻器滑片 移到某一位置 处,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 即为电源电压;再将变阻器滑片 移到另一位置 处,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则 就是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相关数据计算 的阻值。实验中滑片 所在的 、 处分别对应的位置是: 。
(2)要求二:增加一个电学器材实现 阻值的直接读取,且电路只能连接一次。
小科增加了一个阻值可连续调节且可读数的变阻器 ,重新设计了图乙电路。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闭合开关 、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
②再断开开关 ,闭合开关 , ,读取此时 的数值。 的示数即为 的阻值。
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
(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 。
(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 ,但他认为应为 。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 。
(3)小江认为铭牌上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 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