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一:同学们通过新闻了解到:2014年,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注定要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一年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从“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保增长、控物价”,再进一步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特别是11月份以后,扩大内需的政策不断出台,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4万亿元投资安排,从解决企业困难到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到调整部分产品关税,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燃油税费改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历史罕见。
情境二:2008年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各国的企业,我国的企业也深受影响。江苏某企业围绕“如何生存、如何生存得更好"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找出了一些对策。该企业负责人说:“我们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一个产品的质量不是表现在产品的主要部件上,而是表现在那个产品不起眼的部件上,表现在它的售后服务上。如果细节问题处理好了,那整个产品的质量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请回答:
(1)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一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调整的原因。
(2)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简要解释这段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3)用认识论有关知识分析一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调整的原因。
2008年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关系日益密切。这场金融危机不仅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问:(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2)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带来影响。请运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的有关知识简要叙述这种影响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中华民族5000的历史长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大的弯。阅读表格内容并填写下表。
中国模式 |
典型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
最初表现 |
经济学依据 |
珠江模式 |
由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仅1978年8月,广东省偷渡外逃者就达6709人。 借助珠三角毗邻港澳这一优势,外向型经济风生水起。 |
||
温州模式 |
原来温州人因为穷,被成为“可怜的温州人”。 外出的温州人回乡建立家庭工厂,通过“小商品、大市场”带动家庭工业生产,非公有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 |
||
苏南模式 |
土地承包后,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乡镇办工业,是农民自己找到的一条“活路”。 |
2009年10月2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多年来,双方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睦邻友好关系顺利发展,经贸合作作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结出了丰硕成果。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启动以来,双方贸易和投资快速增长,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目前,中国东盟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今年前9个月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双边贸易额仍接近1500亿美元。双方相互投资不断扩大,至今累计已超过600亿美元。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试运用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正确性。
材料1:广东省某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材料2:该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对比图
材料3 :时逢改革开放30 周年,2008 年10 月9 一12 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三中全会把“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作为到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
注: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 l )材料1 、材料2 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2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道理简要分析材料1与材料2之间的内在联系。
(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勇敢地迎接这一挑战。
简要回答: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哪些?
(2)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如何去迎接它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