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其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干馏”或“分馏”)。
(3)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杂质,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 __(填“NaOH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
(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排空气法。
②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写一种)。
实验室配制460mL0.100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现有下列仪器
A.烧杯 B.100mL量筒 C.500mL容量瓶D.药匙 E.玻璃棒 F.天平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该试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__________________;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___________________;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___________________;
D.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aO、③NaOH、④熔融BaSO4、⑤盐酸、⑥SO2、⑦氨水、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填写序号)
(1)电解质: ;(2)非电解质: ;
(3)能导电的: ;(4)纯净物且水溶液能导电:
(1)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 元素 |
Mn |
Fe |
|
| 电离能/kJ·mol-1 |
I1 |
717 |
759 |
| I2 |
1509 |
1561 |
|
| I3 |
3248 |
2957 |
回答下列问题:Mn元素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 ,向蓝色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请写出沉淀溶解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3)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晶胞中Zn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并计算立方ZnS晶体的密度(g·cm-3) 。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G为第四周期元素,B、C相邻且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甲为常见的溶剂。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为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和F可形成化合物丙,E和F可形成化合物丁。G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B和C比较,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其原因为
(3)A与B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化合物甲,其主要原因是
(4)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填分子式),它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5)已知化合物丁熔点190℃,沸点183℃,结构如右图所示。
①丙和丁比较,熔点较低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其原因为
②则丁含有的作用力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范德华力
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标出。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基态G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F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_____区;Fe与CO易形成配合物Fe(CO)5,在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已知:原子数目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在CH4、CO、CH3OH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VSEPR理论预测
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B、C、D、E任意两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