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题字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__________ (2)羲之书其扇 __________
(3)姥如其言 __________ (4) 其书为世所重 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的“之”与“持六角竹扇卖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至之市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0分)
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①,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①一过:一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为颍州守为:⑵工即鼓前曲一过鼓:
⑶受工之直而已 直:⑷颇善此乎善:选出与“詹予以金”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B.吾欲辱之,何以也 | C.以丛草为林 | D.可以为师矣 |
翻译下面的句子。
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文言文阅读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因起舞因:②不给铠仗给:
③蹴琨觉蹴:④遂屯淮阴遂: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翻译:
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翻译: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祖逖的“大志”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脩②之礼?”即呼备赍③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束脩: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③赍(jī):携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 亟归,以袜实米( ) (2) 若心固善(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两处)。(2分)
即 呼 备 赍 米 一 石 致 之 塾 师 乃 受。结合选文分析林琴南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蹴尔而与之( ) (4)妻妾之奉( )下面与“人皆有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辍耕之陇上 B 何陋之有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共10分)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⑭ 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解释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1)惩山北之塞() (2)固不可彻()
(3)甚矣,汝之不惠() (4)虎亦寻卒去()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文中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都持否定态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此句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
C.甲乙两文均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历颇深,也很天真可爱。 |
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