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2分)
(1)过渡金属元素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和Fe(CO)x等。
①基态Fe3+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
②尿素(H2NCONH2)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③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 。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 |
B.电负性顺序:C<N<O<F |
C.因为晶格能CaO比KCl高,所以KCl的熔点比CaO熔点低 |
D.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
(3)O和Na的一种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 c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8分)某无色透明溶液里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经分析该溶液中只可能存在下列离子:H+、Ba2+、Na+、Cu2+、OH-、SO42- ,
(1)请确定这些离子在该溶液中的存在情况:
一定存在的离子是;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中一种离子不能存在的原因 。
(10分)(1)在KCl和CaCl2的混合物中,K+和C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KCl和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若要取出含1mol Cl-的该混合物,应称取该混合物的质量为g。
(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重106克,充满CO2时重112克,充满某气体时重98克。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H2SO4(浓) CuSO4+SO2↑+2H2O
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32 g Cu,则转移了_ __mol 电子 ,生成 _ _L SO2(标准状况)气体。
向100mL0.1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 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横坐标)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铝盐中滴加过量氨水能产生Al(OH)3沉淀,该沉淀遇强碱如NaOH溶液又可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溶质为(NH4)2SO4 |
B.b点溶液中一定存在:c(NH4+)+c(H+)=c(OH﹣) |
C.b点沉淀为Al(OH)3和BaSO4 |
D.C点溶液中一定存在:c(AlO2﹣)>c(Ba2+)>c(NH4+) |
(3)写出a﹣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滴加到c点共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mL,b、a两点沉淀的质量差为g(精确到0.001).
将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粉末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100mL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为中性,放出气(已干燥)2.24L(标准状况),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另一份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变为2.016L(标准状况),问:
(1)2.24L气体的成分为:;
(2)试通过讨论并计算每份混合粉末中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
第一种情况:n(Na2O2)=mol和n(NaHCO3)=mol;
第二种情况:n(Na2O2)=mol和n(NaHCO3)=mol.
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K+ Na+Cu2+Al3+
阴离子:SO42-HCO3- OH-Cl-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仅有B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只有A中放出无色气体,只有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C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____,D。
(2)C可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
(3)将含0.01 mol A的溶液与含0.02 mol E的溶液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4)在m mL b mol·L-1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a mol·L-1的E溶液。
当a≤3b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是mol;
当3b<a<4b件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是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