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会宾客大宴会: 适逢,正赶上 | 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 |
C.群响毕绝毕:消失 | D.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 |
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贤于材人远矣 | B.于舅家见之 |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至少写出一种特色。(3分)
文言文阅读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负者歌于途 ()②杂然而前陈者 ()
③觥筹交错 ()④而不知人之乐 ()翻译下列句子。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 你能感受到什么?(3 分)
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下面题目。(1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北宋时期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解释下列词语。
(1)当涂:(2)孰若:
(3)才略:(4)刮目: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用横线画出表现吕蒙独到见地的句子,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简略说说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15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伤仲永 》)
[乙]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
(《曹植聪慧》)
[注释] 1《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2赋:古代的一种文体。3.论:观点 4太祖:指曹操5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6.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_____________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_______
(3)善属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太祖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请人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的聪慧, [甲]文侧重从他人的角度看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幼年时“_________”少年时“_________”青年时“_________”;而[乙]文侧重曹植对自己的评价 “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读这两则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 12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屋舍俨然俨然:()②阡陌交通 交通:( )
③宠辱偕忘偕: (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用一句话说说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从乙文括号中的句子里任选一处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