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反应生成盐和水.A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A、C、D、E四种元素依次是____ ____ ____ 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上述四种元素A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其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3)A和D的氢化物中,前者沸点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E的化合物晶体中,每个阳离子的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阳离子共有个________。
同温同压下的N2和H2,若体积相同时,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其密度比为__________;若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的体积比___________。
现有0.2mol/L Ba(NO3)2溶液,则2L该溶液中含有________mol Ba2+;3L该溶
液中含有________mol NO3-;0.5L该溶液中钡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11分)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 温度/℃ |
1 000 |
1 150 |
1 300 |
| 平衡常数 |
4.0 |
3.7 |
3.5 |
Fe2O3(s)+CO(g) 
Fe(s)+CO2(g).该反应在不同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ΔH 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CO的平衡转化率=;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11分)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
(2) 装置图中碎泡沫塑料所起作用为:;
(3) ①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平均值(T2-T1)/℃ |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________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若上述实验所测中和热数值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 KCl(l)
NaCl(l)+ K(g) ΔH>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 C(K)" 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 压强(kPa) |
13.33 |
53.32 |
101.3 |
| K的沸点(℃ ) |
590 |
710 |
770 |
| Na的沸点(℃ ) |
700 |
830 |
890 |
| KCl的沸点(℃ ) |
1437 |
||
| NaCl的沸点(℃ ) |
1465 |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任写一条);(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至 9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