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是重要的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加碳酸钠溶液并小火加热的操作目的是 ;
②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
(2)①流程所发生的反应为FeSO4 + 2NH4HCO3 = FeCO3↓+ (NH4)2SO4 + CO2↑过程中,加入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后,且要控制溶液的为6.8~7.2之间。加入稍过量的目的是 ,溶液的pH不能过低的原因是 。
②检验滤液B中含有NH4+的方法是 。
(3)有些同学认为KMnO4溶液滴定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a.称取2.850g绿矾(FeSO4·7H2O)产品,配成250mL溶液;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写出酸性KMnO4溶液与Fe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③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M(FeSO4·7H2O)="278g/mol]" 。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右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②;④;
⑵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序号)
⑶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欲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杂质,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⑴溶解样品。该过程所需的仪器有。
⑵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使氯化钾转化为沉淀。(填化学式)
⑶将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装置和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1)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①NaCl、KCl、NaClO、BaCl2 ②浊液、溶液、胶体、水
(2)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的稀H2SO4,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ml(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ml量筒,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若实验中出现下列现象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浓硫酸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进行定容________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③量取好浓硫酸倒入烧杯溶解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将洗涤液倒入烧杯
(3)7.8g的镁铝合金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则此反应中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由镁和铝分别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4)取100ml的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0.896L(标况)CO2;若向原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0.21g,试计算混合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14分)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960mL 1 mol·L-1NaOH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________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则如图操作应在下图中的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④与⑤
(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___(填字母),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
附表 砝码规格
a |
b |
c |
d |
e |
|
砝码大小/g |
100 |
50 |
20 |
10 |
5 |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①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浓度会____________。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乙二酸(又名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水除外),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乙二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100.1 ℃,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u2O能溶于稀硫酸,立即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E装置中的溶液均变浑浊,且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的作用是;指出上述装置中的不足之处:。
(3)实验结束后向装置B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有人认为D装置中得到的红色固体可能是Cu,也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进一步探究:
①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试管底部仍有红色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取该红色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