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据此回答:
(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
(2)棉布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始于哪一朝代谁的重大革新?
(3)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什么?与科技繁荣相辉映,明清小说中讲“神魔之争”的是哪部作品?
(4)“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试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
——《贞观政要 论务农》
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材料三:市舶之职,盛于宋实始于唐。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是什么?它为当时哪一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忽必烈劝课农桑”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南宋时哪一城市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同时也在与各国的交往中不断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唐朝时有两位女性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你能说出她们分别是谁吗?
(2)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请你列举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
(3)列举明朝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探究”课题报告中写下结论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历史,就是一部友好交往的历史”。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相关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哪些机构行使宰相的权力?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官制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1)上述材料与中国的哪一次运动有关?这次运动导火线是什么?
(2)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反映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这次运动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