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年—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
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 |
C.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 |
D.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 |
在西方某些国家还保留着一种古代民主制的遗风,如瑞士某些州的广场集会或露天会议,以及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小镇的镇民大会等,通过这些会议决定本州(镇)的事务。这里的“民主制的遗风”指的是
A.尊重一定区域内风俗习惯 |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
C.集体表决决定人员的去留 | D.维护小国寡民的城邦利益 |
中俄“海上联合—2012” “海上联合—2013”和“海上联合—2014”三次军演获得成功。其中在“海上联合—2014”的演习中,中俄双方的融合程度更深,实战味道更浓,新型装备更多。这主要体现了
A.国家利益推动区域合作 | B.中俄两国实现军事联盟 |
C.大国军事合作国际化 | D.中俄结伴不结盟的关系 |
阅读下列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及建交时间表(1955-1962年),这一表格反映的史实是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囚家 |
1955年 |
阿富汗、尼泊尔 |
1959年 |
苏丹、几内亚 |
1956年 |
埃及、叙利亚、也门 |
1960年 |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
1957年 |
斯里兰卡 |
1961年 |
刚果(金)、老挝 |
1958年 |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
1962年 |
乌干达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B.“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普遍支持
C.亚非会议开启中非关系全新局面
D.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 |
D.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