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越人溺鼠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①,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注释: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恣鼠不顾    逮夜,复呼群次第入,溺死。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你从越人的做法中获得了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_____(朝代)著名_______家。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的实词。
⑴水陆草木之花,爱者甚蕃。可()
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⑴予独爱莲出淤泥不染。之()而()
李唐来,世人爱牡丹。自()甚()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
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孙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以其境过清

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⑴但当涉猎()⑵蒙乃始就学()
⑶与蒙论议()⑷卿今者才略()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1)蒙正为不闻而过之佯:⑵ 悔不问穷: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友人来(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古诗文阅读。(2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8分)
(1)不敢稍约 ()
(2)慕圣贤之道 ( )
(3)四僵劲不能动()
(4)白玉之环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启示?(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C.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2.

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 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 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