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0 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 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
15.00 |
19.00 |
19.80 |
19.98 |
20.00 |
20.02 |
21.00 |
23.00 |
25.00 |
E/mV |
-225 |
-200 |
-150 |
-100 |
50.0 |
175 |
275 |
300 |
325 |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 ,仪器B 。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 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 。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
某化学小组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利用氯气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I和Ⅱ。
(1)制取氯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Ⅱ中小试管的作用为;
(3)装置I与装置Ⅱ比较,装置I的主要优点为:。
(4)将生成的氯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氯水,氯水见光易分解生成气体。
(5)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利用中学实验室常见试剂,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
收集资料 |
提出假设 |
验证假设 |
得出结论 |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
①Cl2有强氧化性 ②Cl2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 ③HClO有强氧化性 |
①。 ②盐酸使布条褪色。 ③。 ④H2O使布条褪色 |
验证假设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Cl2的集气瓶,布条不褪色; 验证假设②:。 验证假设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
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的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至刻度线WWW.K**S*858$$U.COM,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称取40mL 5mol·L-1的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2)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有少量洗涤液未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3)某实验中需要2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称取固体Na2CO3的质量为。
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 |
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加热至140℃制取乙烯 |
C.为证明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可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淡黄色沉淀 |
D.向碘水中加入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E.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电石制备乙炔,目的是为了减缓反应速率
F.将乙烯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中均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下图是实验室用来验证乙烯与氢气反应产物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湖北
(1)方框内装置用来制取乙烯,现有下列仪器及用品:①碎瓷片②石棉网和铁架台③圆底烧瓶④温度计(量程100℃)⑤温度计(量程200℃)⑥酒精灯⑦单孔塞⑧双孔塞⑨导管。
其中不需用的仪器及用品有(填序号)湖北
(2)写出制乙烯化学方程式:
(3)碱石灰的作用是:
(4)溴水的作用是:
(5)出现什么现象可说明生成了乙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将NaCl固体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3。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填序号)。
A.量筒 | B.烧杯 | C.容量瓶 | D.试管 |
(2)步骤②中是用滴定管,能否用水代替苯,理由是
。
(3)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上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