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H市政府在首批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两年后,决定实施城区二期公共自行车网点建设项目,并就二期网点选址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市政府根据市民意见和建议,结合一期的使用状况,对网点选址方案进行了调整,移位、取消、新增了许多网点。该项目实施后,在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得了市民的普遍赞誉。
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说明 H市政府上述做法的正确性。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大体为75%-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 左右。
材料二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三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1)材料一中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7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材料一: 2013年4月初,上海、淅江、安徽等地,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例一经发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广泛针求各地医疗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材料二:为了配合政府做好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个人、他人及国家利益,不少养殖场(户)主,主动做好对禽类的消毒防疫甚至是扑杀工作。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2)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甲型H7N9流感防控工作?(4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简要回答养殖场(户)主为什么要积极响应对禽类的消毒、扑杀等工作。
材料一:铁道部将对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建设规模进行大幅度扩充,到2020年,新建铁路达2.4万公里,区域内路网规模将可达4.4万公里。为了让铁路的建设更科学更合理,铁道部及时的向社会公示了铁路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线路安排,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引进专家论证等形式,积极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材料二:据铁道部测算,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铁路发展规划,2009年铁路计划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完成这一规模的投资,需用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能够提供600万个就业岗位,可以直接带来全国GDP增幅提高1.5%的拉动效应。同时,由于铁路建设沿线需要拆迁征地补偿的居民较多,铁道部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负责地做好前期各项工作,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好拆迁补充工作。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并说明公民参与决策的意义
(2)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二,评价政府大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建设的决策
2013年春节天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再次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一:人类认真研究PM2.5的历史并不长久,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杀手”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
(1)从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关系角度分析PM2.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的原因。
材料二: 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于2012年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与公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以及这一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材料三: 2012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北京精神”是北京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有利于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国文化中心和首善之都。
(3)结合“北京精神”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为什么把培育弘扬“北京精神”作为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四化”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思路。农业现代化,政府有望加大扶持力度。
材料一:2011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表
农业科技贡献率(%) |
每万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中国 |
发达国家 |
53 |
70—80 |
1.7 |
40 |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2009年提高到48%;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耕地、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比较优势效益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农业现代化是新“四化”的基础,而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民增收的意义。(9分 )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在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