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中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图丙所示为相关分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注:水解酪素,即水解酪蛋白,由酪蛋白水解得到):

KH2PO4
1.4g
纤维素粉
5.0g
Na2HPO4
2.1g
NaNO3
1.0g
MgSO4·7H2O
0.2g
Na2HPO4
1.2g
葡萄糖
10.0g
KH2PO4
0.9g
尿素
1.0g
MgSO4·7H2O
0.5g
琼脂
15.0g
KCl
0.5g
 
 
酵母膏
0.5g
 
 
水解酪素
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功能上看,甲培养基属于   。从物理性质上看,甲培养基属于   。其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2)如果将乙培养基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   。如果培养基中加入   可以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同时透明圈越  (大、小),表示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3)为了计数微生物的数量,图丙采用     法进行接种培养计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           法进行计数。其中前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要比后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  (大、小)。
(4)一位同学利用图丙的方法步骤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0.1 mL土壤稀释液④,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1 mL原土壤样液①中微生物数量约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________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2表示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在________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催化降解主要依赖于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ase)的作用。温度、pH和NAGase催化水解产物对NAGase催化活力的影响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Gase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约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若以NAGase催化水解的产物葡萄糖、半乳糖、蔗糖为效应物,则这三种糖对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下图是降低酶活力的两个模型:

在研究实验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则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则属于模型B。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____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________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如图一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
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相关问题。


(1)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与图一中的________(填充号)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进行培养。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果
结论
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