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中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图丙所示为相关分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注:水解酪素,即水解酪蛋白,由酪蛋白水解得到):

KH2PO4
1.4g
纤维素粉
5.0g
Na2HPO4
2.1g
NaNO3
1.0g
MgSO4·7H2O
0.2g
Na2HPO4
1.2g
葡萄糖
10.0g
KH2PO4
0.9g
尿素
1.0g
MgSO4·7H2O
0.5g
琼脂
15.0g
KCl
0.5g
 
 
酵母膏
0.5g
 
 
水解酪素
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功能上看,甲培养基属于   。从物理性质上看,甲培养基属于   。其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2)如果将乙培养基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   。如果培养基中加入   可以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同时透明圈越  (大、小),表示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3)为了计数微生物的数量,图丙采用     法进行接种培养计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           法进行计数。其中前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要比后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  (大、小)。
(4)一位同学利用图丙的方法步骤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0.1 mL土壤稀释液④,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1 mL原土壤样液①中微生物数量约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人员从血管内皮瘤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血管增生抑制剂——内皮抑素,它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增生。下面是获得重组内皮抑素的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肝细胞中分离出相应的RNA,经________获得内皮抑素基因,再经________进行扩增,以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
(2)扩增的目的基因与pUC18质粒(如图所示)都用EcoR Ⅰ和BamH Ⅰ进行双酶切,然后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双酶切避免了目的基因与载体________连接,还减少了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载体与载体的连接,提高了重组质粒的比例。
(3)大肠杆菌pUC18质粒的LacZ基因中如果没有插入外源基因,LacZ基因便可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当培养基中含有IPTG和Xgal时,Xgal便会被β半乳糖苷酶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蓝色菌落。反之,则形成白色菌落。选择培养基中除含有大肠杆菌必需的葡萄糖、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和氨苄青霉素。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形成________颜色的菌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择培养基中挑取所需的单个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粗提表达产物。将等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板,37 ℃培养。将等量不同浓度的粗提表达产物加进培养孔中,72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并统计(或记录)活的内皮细胞数目,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粗提表达产物浓度/(μg·mL-1)
0
2
4
6
8
10
活的内皮细胞数目(×102)
12
6
2
1
0.5
0.5

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三个学生研究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一个小组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①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割草草地中,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____________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___________呈增加趋势。
③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的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豚草
0.3
0.6
1.1
2.1
3.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从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工程应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主要是______。
(3)第三小组调查某草原遭受蝗灾后,人类治理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最变化,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

①图中a~b段,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试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________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数量。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防c点出现,原因是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③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治理蝗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能分泌胆汁,并储存在胆囊中,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会引起胆囊分泌胆汁。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还具有解毒作用,有助于维持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研究人员发现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从而解除甲醛毒害,为验证肝脏的这种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培养环境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A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B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C组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①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组。
②图中曲线是C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③图中曲线乙是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3)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
③预测实验结果:添加了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下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 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母本高60cm,父本高30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高度是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
(2)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总为2/7,请推测原因
(3)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 另一对等位基因为A、a,则叶缘光滑的植物的基因型是。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探究基因A和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交,得到子代种子。
第三步:种植第二步的后代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
结果及结论:
,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有的结合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如果合成的是一种分泌型蛋白质,其氨基一端上有长度约为30个氨基酸的一段疏水性序列,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中,接着合成的多肽链其余部分随之而入。在囊腔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包括琉水性序列被切去)和高尔基体再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向外排出。图乙为图甲3部位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核糖体是否结合在内质网上,是由        直接决定的。
(2)图甲中编码疏水性序列的遗传密码在mRNA的       区段(填数字)。
(3)少量的mRNA能短时间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4)诱变育种时,被处理的生物个体中表现基因突变性状的个体数远少于实际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数。其原因在于           。(至少答2点)
(5)从DNA复制的角度分析基因突变频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定向改造某种蛋白质分子,将图乙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