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中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图丙所示为相关分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注:水解酪素,即水解酪蛋白,由酪蛋白水解得到):

KH2PO4
1.4g
纤维素粉
5.0g
Na2HPO4
2.1g
NaNO3
1.0g
MgSO4·7H2O
0.2g
Na2HPO4
1.2g
葡萄糖
10.0g
KH2PO4
0.9g
尿素
1.0g
MgSO4·7H2O
0.5g
琼脂
15.0g
KCl
0.5g
 
 
酵母膏
0.5g
 
 
水解酪素
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功能上看,甲培养基属于   。从物理性质上看,甲培养基属于   。其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2)如果将乙培养基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   。如果培养基中加入   可以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同时透明圈越  (大、小),表示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3)为了计数微生物的数量,图丙采用     法进行接种培养计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           法进行计数。其中前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要比后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  (大、小)。
(4)一位同学利用图丙的方法步骤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0.1 mL土壤稀释液④,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1 mL原土壤样液①中微生物数量约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注:[ ]内填序号)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细胞。
(2)A细胞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和[ ]。A细胞中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10]是通道。
(3)与A细胞相比,蛔虫体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是。如果B细胞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4)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种功能特点的是结构[ ]。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
(2)在真核生物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
(3)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过程。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这与C过程中的细胞内有关。
(5)由于某种原因,正常细胞发生了D过程,根本原因是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甲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
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⑤的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写标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分析乙图,若植物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条件下,将温度从30℃升高到40℃,植物的光补偿点应该(左移、右移或不移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
(3)若昼夜不停地光照,乙图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小时)光照、12h黑暗,该植物(能或不能)正常生长;若该植物在密闭环境中,温度为40℃时,体内最终可能积累
(4)下表表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单位是CO2mg/100cm2叶/小时),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合作用速率测量值
(CO2mg/100cm2叶/小时)
1.0
-2.0
3.0
+2.0
5.0
+6.0
7.0
+10.0
8.0
+12.0
10.0
+12.0


据表推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约是(CO2mg/100cm2叶/小时),当光强超过(千勒克司)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开始发生变化。

某课题小组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是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改进措施:
(2)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彻底分解成,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
(3)本实验中,能否用酵母菌细胞代替肝细胞?。原因是
(4)如果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如何解决?

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内充满了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Fe2+的蛋白质。
请根据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回答:
(1)血红蛋白与氧气易结合,也易分离,体现了蛋白质有作用。血红蛋白含Fe2+,说明无机盐是的重要组成成分。
(2)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所有磷脂并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正好为红细胞细胞膜面积的两倍。其原因是①;②
(3)人红细胞中K+浓度比血浆中高30倍,而Na+ 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红细胞维持膜内外K+、Na+不均匀分布(“需要”或“不需要”)消耗(“有氧”或“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与之有关最常见的化学反应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