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可以利用氧化锌粗品(含有Fe2O3、FeO、CuO)为原料制备纯净的氧化锌,其化学工艺流程如下: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加双氧水主要作用是氧化溶液中的Fe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调节pH主要是使溶液中的Fe3+生成沉淀而被除去,溶液pH对除Fe效率影响如图所示。则除Fe3+时应控制溶液的pH为      (填序号)。

a.3.5~4.0      b.2.5~3.5
c.1.5~2.5      d.0.5~1.5
(3)固体b为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c为碱式碳酸锌,锻烧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工业上也可以将氧化锌粗品采用碱溶的方法,将氧化锌转化为Na2[Zn(OH)4]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制取锌,以石墨为电极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生成1mol锌时,阳极上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纸质电池”的纸片内充入的是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纸的一边镀锌另一边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图8-2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图8-2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
下图是喷泉实验的装置图(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时用__________作干燥剂。
(3)用图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如果只提供如图乙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几种尾气吸收装置。从实验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当用于吸收HCl气体时(装置中液体为水,固体为碱石灰),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若用于吸收NH3,在上述已选用的装置中不宜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于吸收Cl2制取氯水,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