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
A.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
B.英国成为日不落的大帝国 |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
D.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哪一方面为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暴力革命 |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
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口布局 |
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
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________,材料是________(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
C.20世纪70年代初 | D.20世纪80年代末 |
“即使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斯大林有歧见,罗斯福总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对国际事务的谅解与苏联打交道,而未见世面的杜鲁门则往往鲁莽地采取好战和不合外交常规的办法。”下列属于杜鲁门“好战”行为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发动越南战争 |
C.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 | D.发动伊拉克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