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摘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一次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解放运动。(1分)
【制度创新】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请写出17-19世纪英、美、俄、日四国,为实现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而进行的政治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民主法制】
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3)以世界近代史上的美、法两国为例,分别写出反映上述思想的法律性文献各两例。
【领袖引航】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4)1917年的俄国面临着艰难抉择,请写出当时俄国的“引路人”。
【历史启示】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5)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作用?
时空穿梭机。 重拾民族统一之梦 (5分)
(1)你来到隋朝看到很多读书人到京城参加考试,希望能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原来, 制早在隋朝就已经确立。 |
(2)你到了大都,了解了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便于管理,在地方实行了 制度。 |
(3)你来到 朝的都城南京,听说丞相胡惟庸被太祖皇帝诛杀,丞相的政务分给了六部来管,从此就没有丞相了。 |
(4)1684年,作为康熙皇帝的钦差大臣,你来到____省的总督衙门宣读了设置台湾府的诏书。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
(5)你在京城听说,雍正皇帝设立了 __,专门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这个机构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历史体验: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一个反映18世纪中国某城市各阶层人物的历史舞台剧,他们设计了若干个不同职业或身份的人,又考虑每个演员都要用书作为小道具,小孙找来了①《窦娥冤》②《天工开物》③《本草纲目》④《唐诗三百首》四本书。你能帮助他们将上述四本书分给下列演员吗?( )
(1)剧中的赵二是一个戏曲演员,总是痴迷古代的戏曲剧目。你分派给他 。
(2)剧中的张三是个孝子,总念叨着要给多病的父亲采药治病。你分派给他 。
(3)剧中还有一个外国人,总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听说要买宋应星的书,最后他竟然买到了。你分派给他 。
(4) 剧中的王五特别喜欢杜甫,见人就讲杜甫的诗作。你分派给他 。
A.①③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②④③①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今天,国人提出复兴中华,就是要像唐朝那样傲然屹于世界民族之林。
(1)材料中的“治世”、“盛世”局面分别指的是什么?简要分析“治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
(2)据材料二,概况宫崎市定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科技的角度论证以上观点。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专题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学者威尔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时期中国人思想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
材料二宋朝时中外交往活动更加频繁。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摘编自人教版七(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材料三观看下列图片
(3)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材料四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综合探究: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皇帝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唐太宗
【材料三】“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资治通鉴》
【材料四】“玄烨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统治时间不仅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活力的……”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
【材料五】“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姓名。
(2)材料二中,唐太宗是针对什么选官制度而发出的感慨?这项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描述是对哪位帝王的评价?请写出“为之用”的一名英贤。
(4)材料四中的“玄烨”是清朝的哪位皇帝?他所开创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5)材料五中的军机处始建于哪位帝王时期?并依据材料回答军机处的职能。
(6)你认为作为一个贤明的帝王应该符合怎样的标准,请写出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