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 (g)   △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40
0.032
0.034
0.017
50
0.032
0.034
0.017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
△H           0(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③H2O(g)=H2O(l)   △H=-44.0 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3)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4)据报道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特殊的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工艺中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有         (写出其中两种形式即可)。
②电解时其中b极上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等等。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可以多选)
A.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B.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C.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E.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F.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G.促使过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
Ⅱ.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ClO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对人的呼吸系统有损伤,可与碱发生作用。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1)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3)测定ClO2(如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 mL水溶解后,再加3 mL足量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假设吸收完全);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2+2S22I-+S4),共用去V 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
②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测得ClO2的质量m(ClO2)=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素3羧酸可由水杨醛
制备。

(1)中间体X的化学式为    
(2)水杨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香豆素3羧酸在NaOH溶液中彻底水解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间体X不易溶于水
B.水杨醛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水杨醛除本身外,含有苯环且无其他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4种
D.水杨醛和香豆素3羧酸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反应①中的催化剂“哌啶”可以由“吡啶”合成,其反应为:

已知吡啶为环状,性质与苯类似。则吡啶的结构简式为    ;吡啶与混酸(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氮原子间位的一取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扑热息痛(学名对乙酰氨基酚)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解热镇痛药。以苯为原料合成扑热息痛的部分转化如下:ABC→…→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的反应类型为    ,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C的结构简式为 
(3)1 mol 扑热息痛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mol。
(4)实验证明B能够与溴水反应,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扑热息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苯环上有两个对位取代基 ②属于氨基酸

011年5月份,受到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共同作用的影响,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旱情,为此专家建议尽快发展高能抗旱保水剂用来调控农田水分和作物耗水,减缓水资源短缺和干旱的危害。已知有机物I为一种保水剂,可通过烃A经下列转化生成:

提示:不能稳定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I的结构简式为:A       ,I 
(2)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反应②和⑦的反应类型为:②     ,⑦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5)M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它是由2个F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脱去2个水分子形成的环状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D有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属于链状化合物的稳定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写出G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B→C的反应类型是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3)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使FeCl3溶液显色;③酯类。
(4)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8O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