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许多物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下图表示HCl、NaOH溶液及两者混合后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情况。

①盐酸具有酸的特性,是因为盐酸溶液中含有          (填微粒符号)。
②对比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溶液离子存在情况,可知两者反应时不会减少的离子是      
③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请结合上图并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为何酸、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答:                    
(2)日常生活中,凡是使酸的酸性消失或碱的碱性消失的反应均被称为“中和”。如使用碳酸氢钠(其溶液显碱性)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就因碳酸氢钠能使胃酸的酸性消失,而称为碳酸氢钠“中和”了过多的胃酸。现有碳酸氢钠溶液、酚酞溶液和盐酸溶液,设计实验证明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盐酸的酸性都将各自消失。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1:往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2-3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盐酸直至恰好完全反应
滴入酚酞时的现象:         
逐滴加入盐酸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
两者反应时,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消失
实验2:
 
两者反应时,盐酸溶液酸性消失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还原反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细口瓶中装满某无色无味的液体,可能是下列液体中的一种:
①蒸馏水 ②过氧化氢溶液 ③酒精 ④高锰酸钾的水溶液。
(1)你猜想该瓶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简单合理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和结论


利用下列所示仪器、药品(及其它必要物品)设计制取氧气和试验其性质的实验对比方案。

(1)对比加入试剂顺序对于制取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

方法一: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方法二: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现象:方法一中,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一会儿,产生气泡的速度越来越慢;
方法二中,持续并均匀地产生气泡;
结论:方法__ ____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对于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时,加入试剂的顺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若想得到平稳的气流,应该先加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下同)然后再缓缓加入 __________


(2)对比不同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

反应物药品的名称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填选用制取和收集装置的仪器名称
方法一: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带支管)、注射器、______
方法二:氯酸钾、二氧化锰
③___________________
此空不用填
结论:对比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方法一更简单。因为同样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下,该方法制取氧气反应迅速,______ _________


(3)对比硫在空气里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名称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硫在空气里燃烧
取少量的硫粉于燃烧匙中,把燃烧匙放置在外焰上加热至硫粉燃烧起来,观察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在氧气中燃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_________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条件(如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是有影响的。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是因为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相对较少。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4
20
28
19


(3)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
[分组讨论]
(4)第三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少,原因是 (答一条)
第五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多,原因是 (答一条)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总结]
(6)小组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速度慢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有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
所选装置均填装置标号)

(1)写出序号为①②③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2)写出你知道的化学实验中可选用装置C制取气体的文字表达式
①该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②收集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③如何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④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
理由是:
⑤若用A装置和B装置制氧气,最好选择A装置理由:
(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5只250mL集气瓶,分别装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②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的水排去;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把观察到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

集气瓶标号
1
2
3
4
5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60.5%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采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 ,理由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相应的标号)。
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你再举一例,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