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3年6月15日,在四川达州城区正南花园附近,3名学生好心搀扶摔倒的老太,反被老太和其儿子诬陷并索赔。3名学生立即拨打110报警,经警方调查,最后认定老太太系自己摔倒,老太太行为属敲诈勒索,警方依法对老太太进行了行政处罚。
事后,记者问其中一名学生:“如果同样的事情第二次发生在你面前,你还会不会去帮助?”这位学生微笑着说:我还是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我要学会保护自己。
材料二:社会需要正能量。小品《扶不扶》将一直被大众热议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社会话题搬上春晚舞台。小品结尾处“老太太”问“郝建”,“为什么人不是你撞倒的你还扶”,“郝建”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赢得阵阵掌声。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学生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至少3个方面)。
(2)“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这一社会现象曾引起社会广泛热议,请从责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滨海新区的“80后”的哥吴磊,自去年起陆续拍下102辆黑出租拉活照片上传微博曝光,告诫市民提高警惕,并为相关部门提供证据协助查处,帮助净化公共环境,被网友和市民赞为“正义的哥”。
材料二:2013年7月23日,大兴区芜殿路西侧一公交站牌,两名驾车男子与一手推着两岁儿童童车的女子发生争执,一男子动手殴打该女子,随后男子又将女童从推车中抱出,重摔在地,并随后驾车逃离现场。事发后,女童在送医院的路上被确认死亡。8月20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对两名嫌疑人提起公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区分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2)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的正义?

某校九(3)班的学生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搜集相关数据]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搜集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以下数据:

年份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978年
3 645
343
134
206
2013年
568 845
26 955
8 896
258 267

(1)从上述数据中,得出我国的强国之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什么?
[关心国家大事]第二小组的同学认真阅读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现《决定》对老百姓所期盼的事一一做了回应:

百姓期盼的事
《决定》回应
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2)我国要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政策和决定是依据我国什么样的基本国情制定的?
(3)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我们老百姓所期盼的教育问题、养老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逐一做了回应,说明了什么?(从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等方面思考)
[提出合理建议]第三小组的同学各抒己见,就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4)请你结合《决定》回应的我国的教育改革、养老医疗改革、就业改革等三方面的改革或者某一方面的改革,提出你的一系列的合理化的建议。(3分,言之有理均可,至少3点)

材料一: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2005-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扶贫资金868.37亿元,贫困人口从2005年末的6432万人减少到2009年末的3597万人。对此,网民“我幸福”认为:发家致富只能依靠自己创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意义不大。而网民“暖流”认为: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十分必要,自己干个体、搞私营却无必要。
(1)材料一中的漫画讽刺了什么社会问题?
(2)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富民政策,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的梦想而奋斗,才能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国家富强梦>:2012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承载着国家梦与个人梦的“飞天梦”成为现实。参与此项工程的航天员刘洋感言:“是祖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点燃了我的理想,让我有了更大的舞台”。在谈及中国梦时,刘洋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中的一颗螺丝钉,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好螺丝钉的职责,中国梦的实现一定不会遥远。”
<人民幸福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1)请结合课文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国家富强梦》材料的认识。
(2)实现以上梦想,需要国家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3)个人梦汇聚中国梦,青春梦托起中国梦,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谋和平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处处吹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上述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