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关铝的几个实验如下。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  毛刷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图。

(1)配制Hg(NO3)2溶液时,为抑制水解,需加入少量的_____。
(2)铝导线放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生成白色毛状物的实质是铝发生电化腐蚀生成A12O3,其中作正极材料的是______ (填序号)。
a.O2      b.A1       c.Hg(NO3)2      d.Hg
实验二 探究白色毛状物是否含有结晶水
取适量白色毛状物样品放入仪器X称量,质量为m1  g

(4)仪器X应选用以下哪个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5)上述过程中“冷却"时要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所得实验资料,能说明白色毛状物含结晶水的证据是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实验三  验证A12O3对石蜡油裂解的催化作用
按图2连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5~6 g Al2O3,加热到500℃左右,往Al2O3上滴入石蜡油。已知:石蜡油为液态烷烃混合物(与汽油类似),沸点164~223 ℃。
一定条件下,其裂解产物为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

(7)使用装置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8)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证明Al2O3对石蜡油裂解反应有催化作用,请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C
(2)仪器B上标记有(填序号)。
①质量②温度③刻度线④浓度⑤容积
(3)仪器B使用前必须
Ⅱ.现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480mL0.2mol/L的稀H2SO4
有关操作为:①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⑥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4)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
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
(5)第③步中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
(6)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实际浓度大于0.2mol/L。请你分析下列哪些操作会引起所配浓度偏大(填写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______
(2)步骤⑤中,在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将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响”)____________
(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色变为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4)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5)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次数
待测体积(ml)
标准烧碱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定后读数
第一次
20.00
0.40
20.40
第二次
20.00
4.00
24.00
第三次
20.00
2.00
24.10

亚硝酸钠属剧毒物质,是一种食品护色剂。人体摄入过多的亚硝酸钠,30min即出现恶心、呕吐、全身 无力、皮肤青紫等中毒症状,严重者昏迷、抽搐、呼吸衰竭而死亡。我国因亚硝酸钠严重污染或以“工业盐”(亚硝酸钠)作为食盐误食引起恶性食物中毒事故屡有发生。所以 ,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护色剂必须严格控制其使用量,确保食用安全。
(1)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若有2mol NaNO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mol。
(2)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3)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D.亚硝酸盐被氧化

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
含碘量
20~40mg/kg
卫生许可证号
××卫碘字(1999)第001号
分装日期
见封底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人体内合成____________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
(2)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填化学式),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溶液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备用。
B.在洗净的试管里配制银氨溶液。 C.沿试管壁加入乙醛稀溶液。 D.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中加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2)步骤D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填下列装置编号)

(3)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对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表)

实验变量
实验序号
银氨溶液的量/mL
乙醛的量/滴
温度/℃
反应混合液的pH
出现银镜的时间/min
1
1
3
65
11
5
2
1
3
45
11
6.5
3
1
5
65
11
4

①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是
②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温度为55℃,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为min。(填范围)
③你认为探究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定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