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生产高锰酸钾产生的锰泥中,还含有18%的MnO2、3%的KOH(均为质量分数),及少量Cu、Pb的化合物等,用锰泥可回收制取MnCO3,过程如图:

(1)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生产高锰酸钾过程中,粉碎软锰矿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锰泥中加入H2SO4、FeSO4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
(3)经实验证明:MnO2稍过量时,起始H2SO4、FeSO4混合溶液中c(H)/<0.7时,滤液1中能够检验出有Fe ≥0.7时,滤液1中不能检验出有Fe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①、②、③:
①检验Fe2是否氧化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 产时H2SO4、FeSO4混合溶液中c(H)/c(Fe2)控制在0.7~1之间,不宜过大,请结合后续操作从节约药品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__。
③若c(H)/c(Fe2)>1,调节c(H)/c(Fe2)到0.7~1的最理想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    b.铁粉   c.MnO
(4)写出滤液2中加入过量NH4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___     
(5)上述过程锰回收率可达95%,若处理1740 kg的锰泥,可生产MnCO3__________kg(已知相对分子质量:MnO2 87;MnCO3 115)。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小组模拟工业处理电镀含氰废水并测定处理的效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CN的浓度为0.2 mol·L-1的含氰废水100 mL与100 mL NaClO溶液(过量)置于装置②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100 mL稀H2SO4,关闭活塞。

已知装置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为:CN+ ClO=CNO+ Cl2CNO+2H+ +3C1O=N2↑+2CO2↑+3C1+H2O
(1)①和⑥的作用是
(2)装置②中,生成需由装置③除去的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3)反应结束后,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4)为计算该实验中含氰废水被处理的百分率,需要测定的质量。
(5)已知CN的处理效率可高达90%,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1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0.05 mol/L 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2)定量分析:如图2所示,实验时均生成40 mL气体,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3)加入0.10 mol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mL。
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④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是(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少量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
(3)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上层液体倒去,再将剩余物质慢慢加入水中,可观察溶液呈色。
(4)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用浓度为18 mol/L的浓硫酸100 mL与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则被还原的硫酸(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9 mol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
(4)实验证明,Na2O2能与干燥的HCl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答出要点)。

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