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对三种金属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Al强。 b.Al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钛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实验现象】
金 属 |
Ti |
Al |
Cu |
与盐酸反应现象 |
反应缓慢 |
反应剧烈 |
无明显现象 |
【实验结论】(1)原假设中 不正确(填“a”、“b”或“a与b”)。
(2)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填“能”或“否”);理由是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一根光亮的细铁丝均分为三份,绕成相同的形状用下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分钟后观察: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E中铁丝依然光亮。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有关。
(4)D、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方法是。
(3)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与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右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②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来到化学实验室,意外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下图)。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1)同学们取该瓶中少量溶液 滴加稀盐酸,看到冒气泡,说明药品已变质,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猜想】小天的猜想:NaOH 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小天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完成下表:
探究目的 |
探究步骤 |
预计现象 |
除尽溶液中的CO32- |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试剂 |
|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
②:向实验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天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的现象。
【实验反思】(1)下列物质1.BaCl 2溶液 2.Ca(NO3)2溶液 3.Ca(OH)2溶液4.Ba(OH)2溶液, 不能替代小天实验中CaCl 2溶液的是(填序号)(。
(2)小天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 溶液的方法是。
某校整理化学药品时,发现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试剂瓶中分别存放有图1、图2所示的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图1所示的金属为X,图2所示的金属为Y )它们到底是哪两种金属呢?
推理和猜想:试剂瓶中的元素符号中含字母“g”的两种常见金属是。
①实验步骤 |
②实验现象 |
③结论 |
分别把这两种金属放入__ __ ___________溶液中观察 |
金属X的表面有 一层红色物质覆盖 ,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 |
金属X是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
|
比较项目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度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度 |
CO2密度比空气 , 且不与氧气反应 |
收集过程分析 |
集满现象 |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证明空气全排尽 |
向收集到CO2的集气瓶中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先浑浊后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
先浑浊后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① ;
② 。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 (填序号)。若配制后,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可能是下列哪些因素造成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物体与砝码放反了 B、量水时,仰视刻度 C、所用砝码破一角
D、氯化钠中有少量杂质 E、称量后,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