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勇于担当,美德引领成长
临近毕业,某校九年级(5)班开展了“我们相伴而行”主题班会,同学们回首三年来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学会承担】
小杰:我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也是文艺委员。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保持前三名,我不愿意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那时,我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承担学习之外的活动会耽误学习。后来,班长小文找我谈心,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学会了主动承担责任。
(1)你认为小杰明白了哪些道理,促使她主动承担责任?(写出三点即可)
(2)在家庭和社会中也要学会承担责任,写出“我的责任”承诺宣言。
在家庭:
在社会:
【学会尊重】
小文:小杰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尊重之星”,在与人交往中,她很注意尊重他人。我认为,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更是人应有的一种美德,尊人可敬。
(3)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关注国家发展】
材料一:2015年,表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开展“2014年度责任公民评选”活动、表彰“中国网事•感动2014”年度网络人物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继开展,这一系列树民风举措凝聚社会正能量,使精神文明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材料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2015年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谋和平发展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再到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成功举办……在当代国际舞台上,处处吹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伟大旗帜,贯彻八项规定.走好群众路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惩处“零容忍”……全国上下党风为之一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1)阅读材料一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我国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表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三,谈谈我国依法从严惩治腐败的重大现实意义。
(4)仔细阅读上述三段材料:自拟一个能概括上述三段材料内容的题目。
【打造美丽中国】
材料一:2014年4月30日,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启动。会议提出:今年的宣传活动重点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综合治理,防治雾霾”。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生态环保责在行动、成在坚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1)材料一中“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哪些观点?
(2)阅读材料二思考:有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是各级政府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与实践。
【文化精神解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1)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民族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
蕴含的民族精神内容 |
“苟利国家,不避祸福”“位卑未敢忘忧国” |
①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入虎穴,焉得虎仔” |
②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③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④ |
【核心价值践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从个人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四个角度,4分)
【家风认识提升】2014年,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激发了民众的热议。《人民网·理论频道》文章:“家风是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概括,它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3)结合材料内容,请同学们就“良好家风对个人、对国家的影响”问题进行讨论,并写出发言要点。
随着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的激增,个别游客低下的素质和不文明的行为受到了国人的指责。巴黎、华盛顿等地专门竖起了“请勿喧哗”、“请勿随地吐痰”、“请随手冲水”“请不要插队”“请不要闯红灯”等中文告示牌;有些地方甚至还采取了不接待中国旅行团,让中国旅行团隔离用餐等非常措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竖起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中文告示牌,是对中国人的不尊重。对此你怎么看?
(3)请你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提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宪法日背景】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具体时间是每年的12月4日。
(1)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意义?
(2)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宪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