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材料一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与民主政治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哪个国家?
(2)近代史上英、美两国分别确立了什么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据材料二中,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拿破仑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材料二: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用史实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口号。
材料二: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概括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3)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材料中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3)指出“自救之路”的历史进步作用。概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李秀成、左宗棠、邓世昌……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完成表格。

人 物
主要事迹
共同意义
李秀成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邓世昌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小明编写了一首诗歌:“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引领着革命的正确方向……”
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埃及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材料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1)材料一中“上海的小楼到南航起航”指的是中共历史上哪一重大会议?此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周恩来是在哪次起义后说这番话的?该起义有何意义?
(3)率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的领导人分别是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图中“三湾”这个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有何影响?
(4)材料四所说的“远征”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远征”从哪个根据地出发?这次远征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远征”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