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改革,就是人类早期用政治手段对市场的矫正。当时雅典的贫富分化严重,大量自由人不得不卖身为奴,乃至这些卖身为奴的自由人和原有的奴隶加起来在数量上远远超出自由公民。如果不改变这种市场契约所形成的结果,他们很容易颠覆雅典的政治体制,富人也面临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结局。梭伦改革免除了这些卖身为奴的自由人的债务,等于剥夺了他们的拥有者的“私有财产”。这是对市场的侵犯,也是对市场的保护。
——2010年9月11日《盖茨和巴菲特不是来办“慈善晚宴”的》
材料二 在北魏政权是否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两派不同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如下争论:①朕(孝文帝)以恒,代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运通四方。②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都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③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执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④若南徙,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榛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类别
目的
措施
理财
富国
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
整军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
选才
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个身为奴隶的人因此而获得了自由”这一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材料二中的哪些争论(只写序号)?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
(3)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三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
材料三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4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3分)
(3)材料三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它的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4分)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个大国凭借各种有利因素,迅速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崛起就曾经震撼全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美国独立。但是,年轻的国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二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的颁布与实施,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九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唯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
——摘编自《美国历史文献选集》
(1)材料一中,“严峻的形势”是指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3分)
(3)材料三的法律条款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谈谈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4分)

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公民总数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名
501名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4分)
(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制度是何时确立的?有何积极作用?(3分)
(2)材料二图一的制度是在哪位执政官当任时确立的?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二图二所示机构的性质是什么?说出材料二图三所示工具的作用。(2分)
(4)结合材料二、三,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
(5)材料一的制度和材料二、三体现的制度有何区别?(2分)

问答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列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提示性题目:评论“辛亥革命”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1)评论一场革命的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
A. 革命的领导人问题
B. 革命的政权问题
C. 革命的思想问题
D. 革命的阶级属性问题
(2)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历史事件是否
A. 具有历史上的知名度
B. 得到人民的拥护
C. 促进历史的进步
D. 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