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_作用。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  ______。脱色后绿色的部分变成黄白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  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叶片中_________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         
(5)图甲白色部分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张明同学设计的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张明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装置遮盖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2)第二天揭开黑布,张明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大钟罩内的 的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着的火柴放进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 的浓度大大降低.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吸收 ,放出
(5)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记录灯泡与试管距离和每分钟产生的气泡,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有关的是
A.多施化肥 B.合理密植 C.实时播种 D.过量浇水.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绒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
(2)制订计划:
实验用的蚕的
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
②支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孵化出小蚕后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序号).
你的理由是
(3)该实验的变量是
(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选择两组数量相同的桑叶和芹菜叶
B、选择两组数量相同、形状相似的桑叶和芹菜叶
C、选择两组数量相同、形状和颜色相似的桑叶和芹菜叶
(5)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A、一只 B、两只 C、十只
你的理由是:
(6)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

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等).
表1: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3
3
B
自来水
500
13
3
1

请回答:(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2)该小组的设计有哪个地方不科学?
(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B
池塘水
500
13
250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D
自来水
500
13
250

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的因素是:
(4)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 .试简述理由:

在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后,同学们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对话,请分析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丁: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我认为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1)四位同学的对话,可以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可以作为假设的是
(2)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根据丙同学的叙述,请写出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 (只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菌落.
(5)实验结果证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明显减少了.这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