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村 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杨巨源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到“春”,这两处“春”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双调]清江引
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相见欢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倩:请,让。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柴侍御可能是要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你认为这首诗第一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5分
诗人送别友人却“不觉有离伤”,这合乎情理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搠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放,屡试不第。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