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恐怖幽灵"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和中非,死亡人数突破1万,有的疫区死亡率高达75%。今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该病毒首现于沙特,继而在中东其他国家及欧洲蔓延。目前欧洲、非洲、亚洲、美洲等地有20多个国家陆续出现疫情。29日,国家卫计委通报,广东惠州市出现国内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
传染病无国界。一旦流行和传播,它就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健康。请问: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临众多的选择。然而,无论你选择怎样的行为总会产生一定的后果。那么,请你简要地说说,我们该怎样在选择中实现"自强"?
在近几年的“两会”中,“腐败”、“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关乎社会公平的话题备受关注,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1)什么是公平?人们对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表明了什么?
(2)简要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公平?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
(1)设立“法制宣传日”和“国家宪法日”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林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两年前,林某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某发生矛盾,将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学物偷偷放入宿舍内的饮水机,致使黄某饮用后中毒死亡。
(1)上述案例中林某的行为侵犯了黄某的哪项权利?人民法院对林某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哪些基本特征?
(2)林某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心存不满而投毒,最终受到法律的惩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下课了,在教室里,同学甲不小心踩到了同学乙的脚,这时,出现了下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
情境一:乙说:“太不像话了,长眼没有?”甲说:“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
情境二:甲说:“真对不起,踩了你的脚。” 乙说:“没关系,难免的。”
请你简要谈谈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2014年9月27日,100多个国家数百所孔子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庆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即孔子学院创办“十周年”。我国自2004年开始,已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所孔子学堂。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今,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在中外文化广泛交流的大背景下,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回答6个方面,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