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历史》是萨克雷等美国学者集体编著的历史巨著,显示了美国学界对世界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材料一 全书分为五卷。其总目录是
第一卷 文艺复兴至16世纪
第二卷 1571——1689年
第三卷 1689——1799
第四卷 1799——1900
第五卷 1900至反恐战争
材料二 每卷罗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第三卷《1689——1799》的目录是
第一章 俄国彼得大帝改革 1689——1725
第二章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1——1714
第三章 不列颠第一帝国 1701——1761
第四章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 1740——1763
第五章 启蒙运动 约1750年
第六章 农业革命 约1750年
第七章 美国革命 1763——1783
第八章 南太平洋的开辟 1760——1790
第九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约1760——1780
第十章 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基础 1770——1796
第十一章 大西洋黑奴贸易 约1730——1807
第十二章 法国大革命 1789——1799
材料三 每章分为五个栏目。第五卷第八章《冷战时期》的目录是
[概述]
[专家点评]
[① ]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尼基塔·赫鲁晓夫
[② ]
甲 “铁幕演说”
乙 “欧洲复兴计划”
丙 《第二次哈瓦那独立宣言》
[论著选粹]
【史论】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大历史》的编撰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并分析说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
(3)依据材料三,为①②两个栏目命名。从甲、乙、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如何体现本卷主题。
(4)《世界大历史》是否会按照【史论】对20世纪的预判来写作第五卷,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一篇论文《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战争结束后,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的贵族们发表下列声明:“人身握有的现行制度是不能维持不变的了。从上面开始来废除农奴制度,要比等待它自己从下面来开始自行废除好些。”
——潘克拉托伐《苏联近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必须立即进行改革”?
(3)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为什么说“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阅读下列材料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请回答:
⑴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为什么会被处死?
⑵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一位怎样的人物?他的基本主张与十二月党人有何相同之处?
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月7日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为了纪念亚历山大二世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报道
材料二……‘休克疗法’,却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俄罗斯当代专家将它看成是继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希特勒德国入侵俄罗斯之后,俄罗斯人经历的第四次重大灾难,几乎使俄罗斯面临灭顶之灾。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坛”《俄罗斯改革风云录》
⑴为什么俄罗斯政府在21世纪初要在红场竖立一百多年前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来纪念这位历史人物?
⑵20世纪末俄国为什么要实行“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⑶“休克疗法”和一百多年前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以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西藏历史上存在的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奴对农奴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的黑暗、野蛮的社会制度。始于10世纪,到 13 世纪普遍确立 ,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1959年9月21回,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
——粱俊艳、张云《中国西藏与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农奴制(奴隶制)比较》
材料二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会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二,藏族代表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热地:我亲身经历了西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材料三(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三、关于赎取份地手续。……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一25%,其余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企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为了管理改革以后的农民,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四国务院决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执行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进一步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三农”、基础设施、人才、教育、科学、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中央的扶持力度。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藏废除农奴制后,农奴的地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后俄国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⑶材料四反映出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巨变?从西藏的巨变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⑷就上述材料,说明这两次改革性质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暂时义务农。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以上均摘自《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其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⑵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⑶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⑷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