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氯化铜溶液,并插入两块纯锌片作电极,如图:

(1)如果把电键K接A,这一装置形成_________装置,Zn①极是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  _  __;Zn②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进行5min后,转换电键K到C,这一装置形成____________装置,Zn①极是__________极,该装置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反应 N 2 (g)+3 H 2 (g) 2N H 3 (g) ,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 H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 O 2 (g)= O 2 +(g)+e- H 1 =1175.7KJ/mol

Pt F 6 (g)+e - 1 Pt F 6 -(g) H 2 =-771.1KJ/mol

O 2 +Pt F 6 -(s)= O 2 +(g)+Pt F 6 - H 3 =482.2KJ/mol

则反应 O 2 (g)+Pt F 6 (g)= O 2 +Pt F 6 -(s) H = KJ/mol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 MgC l 2 CuC l 2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25℃时 Ksp[Mg(OH ) 2 ] =1.8×10-11, Ksp[Cu(OH ) 2 ] =2.2×10-20

(4)在25℃下,将 amol/L 的氨水与0.01 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 c(N H 4 +)=c(Cl-) 则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N H 3 · H 2 O 的电离常数 K b =

四川汶川盛产品质优良的甜樱桃。甜樱桃中含有一种羟基酸(用 A 表示), A 的碳链结构无支链,化学式为 C 4 H 4 O 5 ;1.34 g A 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448 L。 A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 B C D E 分别代表一种直链有机物,它们的碳原子数相等。 E 的化学式为 C 4 H 4 O 5 (转化过程中生成的其它产物略去)。
已知:

A 的合成方法如下:

其中, F G M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结构简式是
(2)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是

(3) A 与乙醇之间发生分子间脱水,可能生成的有机物共有种。
(4) F 的结构简式是

(5)写出 G 与水反应生成 A M 的化学方程式:

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 LiFeP O 4 )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碳酸锂、乙酸亚铁[ (C H 3 COO ) 2 Fe ]、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
在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离子选移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用 M 表示)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
(2)在方法一所发生的反应中,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还有(填化学式)生成。
(3)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
(4)写出M与足量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用 a,b 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

(4)该电池工作时, H 2 O 2 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 2Li+ H 2 =2LiH

Ⅱ. LiH+ H 2 O=LiOH+ H 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
②已知 LiH 固体密度为0.82 g/cm3 。用锂吸收224 L (标准状况) H 2 ,生成的 LiH 体积与被吸收的 H 2 体积比为
③由②生成的 LiH H 2 O 作用,放出的 H 2 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 NO 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 NO CO 转变成 C O 2 N 2 ,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 2 C O 2 + N 2 催化剂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 NO CO 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H 0(填写">"、"<"、"=")。
(2)前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 N 2 ) =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 NO 转化率的是

A.

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

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

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 NO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