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山地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 |
B.东西走向 |
C.西北——东南走向 |
D.南北走向 |
该半岛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沿岸大洋有寒流经过 |
B.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C.年降水量西南多、东北少 |
D.山顶上终年积雪 |
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 | 地壳活动加剧 |
B. | 日地距离缩短 |
C. | 黄赤交角增大 |
D. | 全球气候变暖 |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 | 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B. | 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
C. | 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
D. | 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
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
a→c→b→d |
B. |
b→c→d→a |
C. |
c→b→d→a |
D. |
d→a→c→b |
2.据图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
B. |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
C. |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
D. |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
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 | 突发地震 | B. | 坡度较大的山地 |
C. | 连降暴雨 | D. | 地表堆积物较多 |
2.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1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 ab-草原广布、温差大 | B. | bf-地表崎岖、降水少 |
C. | ce-光照充足、风沙大 | D. | dg-气候湿润、林地多 |
2.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 | c | B. | d | C. | e | D. | g |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A. | 城镇 | B. | 牧区 | C. | 林区 | D. | 矿区 |
2.学生对图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 气候、交通 | B. | 土壤、市场 |
C. | 水源、技术 | D. | 地形、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