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4)平居无私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
C.故人、亲党皆绝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
D.奉命于危难之间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 。保证告诫后世子孙要 。(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文本细读探究园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本文对陋室从那几个方面惊醒描写的,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 “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答: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答: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
翻译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赵简子①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B.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悉如外人悉:(2)便要还家要:
(3)伯鲁不能举其词举:(4)出诸袖中而奏之诸: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于舅家见之 |
B.以授二子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 |
C.问其简其真无马邪 |
D.出诸袖中而奏之人不知而不愠 |
翻译下面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文意理解。
(1)[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①[乙]文中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
②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②疾耕则家富()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给你怎样的启示?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②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翻译下面的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写出一位与吴均有相同情怀和志趣的古代名人,并结合其相关文章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