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4)平居无私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
C.故人、亲党皆绝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
D.奉命于危难之间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 。保证告诫后世子孙要 。(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不见长安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②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晋明帝:司马绍 ②元帝:司马睿 ③洛下:洛阳,西晋都城 ④居然:显然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潸然流涕涕(2)元帝异之异
(3)更重问之更(4)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尔下列与“何以致泣”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何以也 | B.何以都不闻消息 |
C.一儿以日始出时远 | D.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听了“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回答,元帝会有什么反应?请想象并加以描绘。
不见长安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②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晋明帝:司马绍 ②元帝:司马睿 ③洛下:洛阳,西晋都城 ④居然:显然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潸然流涕涕(2)元帝异之异
(3)更重问之更(4)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尔下列与“何以致泣”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何以也 | B.何以都不闻消息 |
C.一儿以日始出时远 | D.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听了“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回答,元帝会有什么反应?请想象并加以描绘。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闻者咸叹异之(2)不服绵纩(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4)亲而不党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屡至其门 | B.故人不独亲其亲 | C.安陵君其许寡人 |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驮东西。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先自度其足()②反归 取之()
③恐人闻之()④ 遽掩其耳()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以椎毁之
A.反归取之 | B.项为之强 |
C.试之以足 | D.物外之趣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宁信度,无自信也。
⑵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试说说第二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1 分)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④之辂车⑤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⑥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⑦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选文有改动)
【注释】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遗:wèi,送。⑤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⑥趣:同“促”,赶快。⑦临:治理,管理。解释下列加点字。
(1)晏子对曰 (2)臣得暖衣饱食
(3)公不说 (4)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A.夫子之禄寡耶 |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C.吾欲辱之 | D.民之无义 |
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