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仁足示天下昭陛下平民之理
B.使各书以对,谨其备形貌昳丽
C.忧其流亡也焉置土石
D.死得无失敛埋杀臣,不能绝也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募 僧 二 人 属 以 视 医 药 饮 食 令 无 失 所 恃。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结合句子内容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
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②念无与乐者念:
③非咨询不穷其致咨询:
④其实味不同其实: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非相度不得其情。
《小石潭记》中所写的水、光、鱼、石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呢?
品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压”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7---10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⑴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⑵,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⑵翳:遮盖,这里指云。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奔:
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惟:
③略无处。阙:
④久之不散,亦可也。异:
下列各句中的“绝”与“沿溯阻绝”的“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隐天日()⑵湍绿潭()
引凄异()⑷沿阻绝()
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疾也钱覆其口 B.哀转久沿溯阻
C.三峡七百里中为其名 D.春冬时前时

翻译句子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郦道元的《三峡》中都引用了猿猴的叫声来表现作者当时的心境,请简析二者感情色彩是否相同?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后面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2)尊君在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太丘舍
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太丘舍去(2)去后乃至
面对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元方以“”和“ ”来回击。(用原文中词语回答,2分)
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后面的小题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语意停顿,只划一处。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一寺临河干()②阅十余岁()
③尔辈不能究物理()④转转不已()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二石兽并沉焉。
②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