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隆中对(节选)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控制 |
B.利尽南海利:利用 |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兴旺富裕 |
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大概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贤能为之用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B.①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
C.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D.①曹操比于袁绍②信义著于四海 |
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中诸葛亮对各方形势的分析十分准确: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军事优势;分析孙权,指出他具有地理和人才优势;分析刘表,既指出他的优势,也指出了他软弱无能的一面,为刘备争霸天下定下了大计。 |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
C.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口 技(节选)王安石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曳屋许许声
③群响毕绝 ④不能名其一处 翻译下面句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撤屏视之
A.不能称前时之闻 |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D.余闻之也久 |
结尾用五个“一”列举道具,有何作用?你身边还有口技一样的民间技艺或健康的民风民俗吗?请你列举一例。(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余闻之也久。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未尝识书具()(2)即书诗四句()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或以钱币乞之 |
B.借旁近与之于舅家见之 |
C.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 |
D.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从“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①,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②,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③,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④,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⑤,则二狼伺⑥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
[注]:①富室:有钱的人家。②杂畜:混杂在一起喂养。③驯:顺服。
④昼寝厅事:白天躺在客厅里睡觉。⑤俟:等候。⑥伺:守候,观察。对甲文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 B.其一/犬坐于前 |
C.其/一犬坐于前 | D.其一犬坐/于前 |
解释加点的词
(1)顾()(2)洞()(3)前()翻译下面的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乃杀之而取其革。结合甲文中的词语写出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两文中的狼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④!”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 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粗野,鄙陋。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 先不识主人识 ()⑵ 王独在舆上回转独()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译文: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答)(2分)
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会比较得体?(2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2)卒逢暴雨()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B.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
C.止于岩下。吾于何逃声哉 | D.钟子期必得之。更造崩山之音。 |
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翻译下列句子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