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引领下,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五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缩影。请根据图片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在图一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选出的中共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谁?
(2)指出图二会议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意义。
(3)图三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4)图四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图五会议首次使用了哪一重要的科学理论称谓?
(5)依据上述图片,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
(3)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1)“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哪位思想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2)“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有了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雨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他是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国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发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的战争?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共5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节选)
材料二 此次“习连会”(201 3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会晤)承先启后,对正处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有推进作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真诚企盼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摘自新华社香港分社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难极端严重”有关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
(2)请写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一例。
(3)请说说材料二中两岸共圆“中国梦”的含义。

(共13分)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
(2)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二里国共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4)国共谈判地点在哪里?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协定?
(5)周恩来在两次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哪些历史功绩?(请举出一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