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 (填字母)。
(2)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① ;③ 。
(3)d操作的名称是 。
(4)图中用到的激素是 ,过程h常用的方法是 。
(5)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
萘乙酸(NAA)是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0~500ppm)能促进植物生根,且效果比IAA好。但NAA对不同植物促进生根的最佳浓度有较大差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NAA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浓度”,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探究NAA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浓度。
实验原理:NAA能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有利于插条的存活。在最适浓度下,插条容易生根,存活率也最大。
实验材料:1000ppmNAA原液加清水稀释到浓度分别为: 100ppm、200ppm和300ppm的NAA溶液,茉莉花、桅子花、金钱松枝条,其它必要材料。
(1)实验步骤:
①取250ml烧杯4只,编号。1—3号分别按序加入100~300ppm的萘乙酸溶液50ml,4号加入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②选长势相当的二年生植物枝条若干(长15cm左右,留顶部2~3片叶,基部的剪除),____________,每组10枝,分别将基部浸入各烧杯溶液中,时间为l小时。
③将各组枝条分别插入沙土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一个月后,观察各组生根和存活枝条数量,计算成活率。
(2)实验结果:3组同学分别用不同植物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
100 |
200 |
300 |
0(对照) |
||||||
茉莉花 |
7 |
7 |
5 |
2 |
||||||
栀子花 |
10 |
10 |
10 |
10 |
||||||
金钱松 |
0 |
0 |
0 |
0 |
(3)结果分析:
从结果可知,NAA浸泡对茉莉花插条生根的促进效果较好,而另两组未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栀子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钱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不增加新实验的前提下,请在下面方格纸设计一种适宜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推算出NAA促进茉莉花插条生根的更精确的浓度值。
NAA促进茉莉花插条生根的最佳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它分泌的物质甲是,它能特异性作用于垂体细胞的原因是。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原因是。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下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
(1)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
(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表丙: 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组别 |
清水 |
浓度a |
浓度b |
浓度c |
浓度d |
浓度e |
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51 |
42 |
24 |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理由是。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在浓度a至浓度d之间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
③分别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Ⅰ.右图方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括号内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J/(cm2·a),与此生态系统的稳态密切相关的是该图的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
(3)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Ⅱ.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未被利用的部分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所利用。
(3)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时期。(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大量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