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Fe3+、Cl2和SO2的氧化性强弱(夹持仪器已略)。
(1)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向A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KMnO4;向B装置中加入10 mL FeCl2溶液,棉花浸润________溶液;在C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70%的硫酸,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Na2SO3。
(2)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1,K3,K4,打开活塞a 和K2,逐滴加入浓盐酸,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当B中溶液变为棕黄色时,停止滴加浓盐酸,夹紧K2,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分别取1 mL溶液滴入_______(填试剂名称)和铁氰化钾溶液可以证明其中含有Fe3+和Fe2+。此时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打开K3和活塞c,逐滴加入70%的硫酸,当B中溶液颜色逐渐变为_____色,停止滴加70%的硫酸,夹紧K3,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此时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现象判断Fe3+、Cl2、S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氧化剂是。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填写“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6分)按图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按图示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a,在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片刻后,夹紧止水夹a,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42-离子。
甲的实验为:
(1)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若含有离子(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
乙的实验为:
(2)丙认为乙的实验也不严谨,因为试样B中若含有离子(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
丙的实验为:
若丙方案合理,回答:
(3)若丙实验合理,则其中试剂Ⅰ是,现象Ⅰ是;试剂Ⅱ是,现象Ⅱ是。(若你认为丙方案不合理,以上四空可以不填)
实验室中制取少量干燥纯净的气体A,可用如图装置
说明:Ⅰ中的漏斗为分液漏斗,转动活塞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
⑴若A可以灭火,则A物质是,D物质是,Ⅱ的作用是,E物质是,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若C物质是淡黄色粉末,则不需要Ⅲ装置,A物质是,B物质是。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分)砖瓦是用含铁元素等杂质的黏土隔绝空气烧制成,当烧窑作业到临近结束时,若用淋洒水的办法来降低温度,窑内处于还原性气氛,砖块中的铁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因而砖呈青色。若用捅开的窑顶自然冷却的办法降低温度,砖就变成了红色。
(1)从化学角度看,砖瓦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块红砖,实验台上有浓硫酸、3mol·L-1的盐酸、0.1mol·L-1硫氰化钾溶液、0.1mol·L-1的氯化铁溶液、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试剂,请选用中学化学常用仪器,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捷的方法验证红砖中含有三价铁(简述实验步骤、所用仪器、产生现象、所得结论、写出验证三价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