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1)陂:山坡;(2)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
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6分)


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本诗作者着意写下一个“断”字,它有哪些含义?
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却不同,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

古代诗歌阅读
昭君怨梅花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完成后面的题目。
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①注:白朴,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
这曲小令首句写景极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世有评论家说“不识字”的“烟波钓叟”其实就是作者的投影和化身,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众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苇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释: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
③苇箔:帐幔和帘子。
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本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现思想感情方面有何效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