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西方步入近代的时间远远早于东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通过革命或者改革,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依据材料,指出17世纪以前对资本主义产生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举出17世纪到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典型历史史实。
材料二1793年,英国政府全权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朝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能,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就该政策的利与弊,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三 起自19世纪中叶的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然而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思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切入到文化心理层面———《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端的标志及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和“文化心理”而发起的两次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一一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名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按梭伦之法,材料二中跻身于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 同?
材料一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逝世。季老热爱儒学,曾建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一《朱子语类》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200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活动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季羡林先生说“将孔子抬出来”的主要依据。
(2)材料二中主要提到哪些“理”?根据材料二说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新儒学”?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它们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你认为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是什么?假设你是设计者之一,请你帮助设计几项活动。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
伏尔泰 (1694~1778年) |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
卢梭 (1712~1778年) |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材料三
材料四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弘扬的基本主张。
(3)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的认识。
“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感受过去一个世纪中三位历史伟人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所进行的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核定地价,解决社会问题。
材料二: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的……”
材料三: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选自《毛泽东思想》
材料四:“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有何意义?材料二的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什么进步之处?
(2)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什么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创造性提出了什么理论?
(3)材料四中所说邓小平的“新的理论”指什么?他在国家统一、当今世界主题方面还有什么贡献?
(4)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首先兴起于何国?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并指出启蒙思想的总结性人物是谁?(3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