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中国共产党成立 | D.南昌起义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C.农业集体化 | D.农业自由贸易 |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 B.斯大林模式 | C.新经济政策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但是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A.俄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 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 D.斯大林集权专制 |
下表反映的是1960年以来高收入国家、中收入国家及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战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高收入国家快 |
B.高收入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下降 |
C.有力地证明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
D.高收入国家逐步进入知识型社会实现产业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