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需要Na2SO4 3.0g,水 47.0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0g的Na2SO4.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 ,然后 ,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mL水.请在如图中画出47.0mL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mL)
①取1mL 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g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 mL.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
【实验探究】
(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SO2↑+2H2O,其中浓H2 S04所起的作用是(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有0.2mol碳的完全反应,则消耗H2S04的质量是g,标况下产生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
(2)A装置中品红溶液颜色(填“褪色”或“不褪色”),证明含有气体。
(3)实验过程中,装置C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讨论】
(4)有同学对B装置能否除尽SO2气体有疑义。你认为应该在B、C装置之间连接右图中装置,以确认SO2是否除尽。
【联系实际】
(5)煤和石油的燃烧过程中都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二氧化硫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_____,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___。(每空格只填一个选项)
A.酸雨B.破坏臭氧层 C.温室效应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
⑴甲同学取6.4 g铜片和10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甲同学为了验证其中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白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
实验现象:白色物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所得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2)乙同学与甲同学做相同的实验,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而消失,同时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直到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
方法二
(3)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对比甲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
方法三
⑷丁同学取一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提示:碱石灰是生石灰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 将10.0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20.0g
④ 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22.0g
⑦ 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22.2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连接该干燥管,测试的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
(3)步骤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进行步骤⑤的操作,测试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为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 (SO4)2 · xH2O】中铁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5.000g硫酸亚铁铵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0.01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Fe2+恰好全部氧化成Fe3+,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
再重复步骤二两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转移、洗涤并转移、、摇匀。
(2)用滴定管盛放KMnO4溶液。
(3)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出现,即到达滴定终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25.00 |
1.05 |
21.04 |
2 |
25.00 |
1.50 |
24.50 |
3 |
25.00 |
0.20 |
20.21 |
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两位小数)
(5)根据步骤二填空: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则滴定时用去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后俯视读数,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有机合成在制药工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用硝基苯制取苯胺,再用苯胺
制得无色晶体乙酰苯胺(具有退热镇痛作用的药物)。
化学原理为:
苯胺乙酸乙酰苯胺
② 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物质 |
相对分 子质量 |
状态 |
熔点 (℃) |
沸点 (℃) |
溶解度(g) |
|
水 |
乙醇 |
|||||
苯 胺 |
93 |
无色液体 |
-6 |
184 |
3.42(20℃) |
任意比混溶 |
冰醋酸 |
60 |
无色液体 |
17 |
118 |
任意比混溶 |
任意比混溶 |
乙酰苯胺 |
135 |
白色片 状固体 |
114 |
304 |
0.56(20℃)、3.45(50℃) 5.20(100℃) |
36.9(20℃) |
③ 制备乙酰苯胺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④ 制备方法和过程:
已知:Ⅰ苯胺易被氧化,加入少量锌可防止氧化
Ⅱ韦氏分馏柱作用与原理类似于冷凝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1中保持柱顶温度约为105℃,则锥形瓶中收集到的馏分主要是。
(2)步骤2中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的目的是。
(3)步骤3中洗涤剂最好选择。
A.冷水 B.热水 C.15%的乙醇溶液 D.NaOH溶液
(4)步骤4重结晶的过程:粗产品溶于沸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少量蒸馏水→加入活性炭脱色→加热煮沸→→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5)上述制备过程的产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