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由炔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一种新方法如下:反应①

(1)下列有关化合物Ⅰ~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           __。

A.化合物Ⅰ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化合物Ⅰ、Ⅱ、Ⅲ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和加聚反应
C.化合物Ⅰ的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D.1mol化合物Ⅲ最多能与4molNaOH反应

(2)化合物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_____molH2完全反应。
(3)化合物Ⅳ是化合物Ⅲ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以下条件,写出化合物Ⅳ结构简式___     (任写其中一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②该化合物在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能发生消去反应
③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其峰面积比为6:2:2:1
④该化合物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
(4)化合物Ⅴ是用于制备高聚物涂料的单体,化合物Ⅴ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              。该高聚物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丙炔和乙酸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写出反应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科研小组以难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12O3、 K2CO3等物质,工艺流程如下:

(1)“煅烧”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①钾长石中的硅元素在CaCO3作用下转化为CaSiO3,写出SiO2转化为CaSi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钾长石中的钾元素和铝元素在Na2CO3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NaAlO2和 KAlO2,写出Al2O3转化为NaA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aAlO2和KAlO2易发生如下反应:AlO2+2H2OAl(OH)3+OH
“浸取”时,应保持溶液呈______性(填“酸”或“碱”)。“浸取”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转化”时加入NaOH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上述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和水。

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含、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A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
(3)滤液D与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该滤液K中加入足量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流程乙制氧化铝的优点是所用的试剂较经济,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298K时,的溶度积常数=10-11,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恰使镁离子沉淀完全,则溶液的PH最小为_______.

将一定量的Fe粉、Cu粉、FeCl3溶液、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容器中金属离子与金属单质的存在情况:
(1)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
(2)若FeCl3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
(3)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FeCl3和CuCl2都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以下方程式:
(1)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铁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单质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