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2Ω)。

⑴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A.“1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B.“5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⑵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⑶闭合开关前,应将图甲中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选填“A”或“B”)端。
⑷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⑸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⑹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② 小灯泡灯丝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           变化的影响。
③实验中观察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0.5V时,小灯泡不发光,根据图像分析其原因是           
⑺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华在缺少电压表的情况下,根据绘制出的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设计出了一个测未知定值电阻的电路,如图丁所示。请根据电路图写出其中一次测量的实验步骤:
                                   
                                   
表达式:Rx=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温度___________。在第2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

(2)另一个小组采用如乙图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像画出平面镜前的物体AB。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 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所示。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 cm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 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长度/cm
像的特征
l
4.0

光般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2
6.0

光般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3
8.0

光般大小不变
只有圆光斑
4
10.0
40.0
8.0
倒立的箭头
5
12.0
24.0
4.0
倒立的箭头
6
14.0
18.7
2.7
倒立的箭头
7
16.0
16.0
2.0
倒立的箭头
8
18.0
14.4
1.6
倒立的箭头
9
20.0
13.3
1.3
倒立的箭头

(1)凸透镜T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物距u在_______________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_________,像距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边小”)
(4)当物距等于7cm时,物体在光屏上_________(填“一定会”“一定不会”“可能会”)成像。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v)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发光体的长度。
(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右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____方向射出。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