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
(1)材料一的“旧思想”、“ 新思想”分别指什么?
(2)请说出辛亥革命中“国家革新”的最大成就。
材料二:
 
(3) 如何理解“革命尚未成功”?
(4)从“天下为公”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在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1分)
(2)“选贤与能”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什么?“天下为家”以后实行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2分)
(4)“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1分)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8分)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1分)
(3)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
(4)图四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2分)
(5)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1分)

材料解析题:(共12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小客店准备住宿。小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对他说: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据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商鞅不得己,只好回到他的封地。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之刑而死。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一国推行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3)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说说如果材料三这个小店主知道了商鞅的真实身份后,他会不会留住商鞅?简单说明理由。(2分。注意: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8分)
(1) 14世纪的欧洲进行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们称它为什么?(2分)
(2)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受其影响,18世纪欧洲哪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2分)
(3)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分)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10分)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 首先,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8分)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最后,要求说出这四个人物在欧美历史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