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烃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x+)O2 → xCO2+
H2O,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将0.2 mol A完全燃烧生成4.48 L(标准状况下)CO2和7.2 g H2O,则烃A的结构式 。
(2)试分析下列情况下微粒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填“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或“分子间作用力”)
①MgCl2溶于水时破环 ;
②碘升华破坏 。
某气体的分解反应在的容器中进行,8分钟消耗反应物
。在另一条件下,该气体在
容器中发生分解,10分钟内消耗反应物10g。在这两种情况下,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
(8分)如图,曲线表示在时,和某反应有关的物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从开始反应至4分钟时的变化图像,试回答:
(1)该反的反应物是。
(2)4分钟时,C的浓度是B的倍。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开始至4分钟,若用A的浓度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反应为放热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3)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ΔH<0
(1)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min).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2)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 min~4 min 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c1________0.08 mol/L(填“>”“<”或“=”).
②反应在4 min~5 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 min~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ΔH= 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CH3OH |
CH3OCH3 |
H2O |
浓度/(mol·L-1) |
0.44 |
0.6 |
0.6 |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______ v逆(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 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__________。
(3)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
及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