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第二步: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一昼夜。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四步: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第五步: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叶片,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
请根据该同学制定的实验方案,回答:
(1)该实验方案中有几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
(2)对修改后的方案做分析,若实验结论为:二氧化碳不影响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则实验结果是 。
(3)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还有 ,它在植物体内是通过 运输的。
Ⅰ下表是进行某实验时不同的处理方法,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ml) |
处理温度 |
处理时间 |
1号 |
淀粉糊(2ml)+清水(2ml) |
37°C |
10min |
2号 |
淀粉糊(2ml)+唾液(2ml) |
37°C |
10min |
(1)完成表中各处理后,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两滴碘液,将出现蓝色的试管是,其原因是。
(2)另一支试管不出现蓝色,说明其中的淀粉已被酶消化,本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目的是。
(3)将试管放到37°C的温水中加热的目的是。
Ⅱ下表是初三·一班李明同学的平日食谱及食谱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试分析回答:
食物种类 |
日摄入 量(克) |
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
蛋白质(克) |
维生素C(毫克) |
钙(毫克) |
铁(毫克) |
||
馒头 |
1000 |
8 |
28 |
3.2 |
|
青菜 |
500 |
1.2 |
24 |
32 |
1.4 |
牛奶 |
100 |
3 |
1 |
104 |
0.4 |
猪肉 |
100 |
12 |
6 |
1.6 |
(1)营养学家研究提出:成年人的蛋白质供给量应不少于80克/天,钙供给量应不少于于0.8克/天,青少年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其蛋白质和钙的供给量应更高。若李明长期按该食谱进食,摄入的蛋白质能否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无可能患缺钙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认为“青菜基本没有营养价值”,于是近来减少了对青菜的食用量。他这样做最容易引发什么病症?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简要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明近来常常感觉乏力、头晕。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他要注意合理营养。据此,你认为他可能是患了什么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写出李明摄食后,其中的蛋白质在体内充分消化需要哪些消化液的参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⑸ |
烧杯⑹ |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
||||||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
||||||
3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度 |
⑸⑹不做任何处理 |
||||
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那组更科学,更严谨?。试说明.
(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围绕“阳光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关系”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和他们共同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光吗?你作出的假设是。
(2)同学们根据假设制定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包括 A 光照 B 显色 C 滴碘液 D 脱色 E 暗处理 F 取下纸片 G部分遮光
请你用下列实验步骤前的字母,表示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
E →→→→→→ B
(3)实验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4)滴加碘液,检验叶片内有或没有有机物——淀粉生成。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的是(遮光部分、见光部分)。
(5)下列对对照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 |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
C.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
(6)通过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
植物体能进行蒸腾作用。那么,哪些器官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下图是为你提供的探究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四个装置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让你来验证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你选用哪组装置?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3)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4) 你在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5)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要使实验得到预期效果,必须把装置放在温暖且有条件的地方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