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建国之初,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明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发生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东晋的兴亡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①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福美术作品,从图中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
②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哪一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哪些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6分)
③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除图一、图二所示的美术作品外,你在学习历史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至少写出两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⑴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
⑵指出材料一中“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写出两点即可,4分)
⑶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看下列两幅图,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你能将下列关于它们之间联系的相关说明,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请将英文代号填写在相应数字序列后)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1)排序:

⑵图二中,商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
⑶你怎样来认识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⑴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⑵有人说:“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地位”,你觉得齐国凭借的“政治威势”是什么?晋国凭借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哪一次战役?
⑶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
材料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③”。
材料三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⑴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②;③
⑵材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⑶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