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建国之初,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明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发生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东晋的兴亡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以俄、美、日节点事件为例进行解读。
【雕塑凝聚历史】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⑴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
【图片定格历史】

⑵《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哪一场战争中颁布的重要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有何意义?
⑶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著作浓缩历史】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⑷材料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开始。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8世纪60年代,又开始了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发生在该国的两场革命的名称。
⑵“1688年的宫廷政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1775年,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赢得独立。1787年,制定宪法。
⑶根据材料二,此次战争中最重要的领导人是谁?《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区别是什么?
材料三 1789年,大革命开始,不久颁布了《人权宣言》。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革命高潮结束。
⑷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材料三中的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三中大革命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四 :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的禁止为限。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
请回答 :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出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什么文件?(4分)
(2)材料一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1分)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1分)
(3)材料二中的文件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1分)
(4)材料四颁布的影响是什么?(1分)
(5)简述这四部文件的共同作用(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他的船队所到之处,都是友好交往,馈赠礼品,迎送使节,和平贸易,参与宗教礼仪等等,一路留下的是中华古代先进的文明,一路留下的是友好的欢声。实际上,可以说他与他的追随者起到了一种伟大的和平使者的作用。
材料四: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
请回答:
(1)由材料一两幅地图,你认为欧洲人对世界范围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哥伦布在“地理大发现”中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的主要原因。美洲印第安人后裔打出的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又如何理解?
(3)材料三中的“伟大的和平使者”是谁?从历史发展的长远来看,他和哥伦布的活动具有共同的历史作用。请问:他们共同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语
材料三: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2)“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实际上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表明了陈独秀的什么观点?为此掀起了哪一场运动?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